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伊朗發(fā)生恐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伊朗發(fā)生恐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伊朗外交官參與巴黎“恐襲事件”,是否伊朗政府指使,目的何在?
個人看法不太可能;
根據(jù)英國廣播公司“BBC”在7月3日的報道,在當?shù)貢r間7月2日比利時調(diào)查人員宣稱:挫敗了一起針對“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的炸彈襲擊事件,共逮捕了6名相關嫌疑人,其中有兩名伊朗裔比利時人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被捕,三名伊朗裔法國人在巴黎被捕,并同時繳獲了“半公斤自制炸藥和一枚雷管”,但是其中最勁爆的是有一名伊朗駐奧地利維也納大使館外交官在德國被捕。
首先此次預謀被襲擊的“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是由許多不同團隊組成,其中主要團體為“伊朗人民圣戰(zhàn)者組織”,這個組織曾被歐洲和美國列入恐怖組織名單后又被排除,該組織的主要任務,就是大肆鼓吹“解放”伊朗,并呼吁對伊朗進行制裁乃至政權更迭。
其實“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多年來背后一直都有美國影子,在二次海灣戰(zhàn)爭時期的2003年4月,該組織的主要成員“伊朗人民圣戰(zhàn)者組織”就歸順了美軍(也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將其從恐怖組織名單中排除)。
并且這次“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在巴黎所舉行的活動還有特朗普的律師、前紐約市市長“盧迪.朱利安尼”出席,可見這個“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一直充當?shù)氖鞘裁礃拥慕巧恕?br/>
圖注:出席此次活動的特朗普律師“盧迪.朱利安尼”但是這個“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由來已久,自1965年成立起至今就一直積極反對伊朗的國內(nèi)政權,從巴列維到哈梅內(nèi)伊可以說是逮誰咬誰,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伊朗要想收拾它早早收拾了根本就不用等到今天。
而且此次襲擊事件又正趕上7月4日伊朗總統(tǒng)“哈桑.魯哈尼”趕赴奧地利維也納協(xié)商“伊朗核協(xié)議”的前夕。
眾所周知,在特朗普撕毀“伊朗核協(xié)議”后,歐洲一直是對此政策持反對態(tài)度的,同時面對美國的經(jīng)濟制裁,伊朗又特別希望得到歐洲的支持,所以伊朗一直積極尋求與歐洲的互動,在這個節(jié)骨眼伊朗不可能為了一個“狗皮膏藥”去得罪歐洲,這明顯不符合伊朗的現(xiàn)實利益。
所以此次襲擊事件,真的極有可能是伊朗外交部發(fā)言人“加塞米”所表示的那樣;是由一個恐怖組織策劃,目的為在這個敏感時期破壞伊朗與歐洲關系的行動。
當然,也不排除其他組織(比如美國)在背后指使的可能!
謝謝邀請。我覺得這件事情誣陷伊朗的可能性很大,伊朗作為一個中等強國,完全沒有必要通過在法國策劃這種小兒科的小型襲擊來達到目的。因為這種小型恐怖襲擊根本不會給法國造成什么打擊,但是一旦暴露,那就是全球譴責,國家形象受損,得不償失。
而且如果伊朗要參與策劃這樣的事件,就會是情報組織來執(zhí)行,作為一個國家情報組織怎么可能使用雷管炸藥這么低級的爆炸手段?
那個英國BBC雖然是權威媒體,但是也是西方利益的喉舌之一,報道的烏龍新聞也不在少數(shù),我對他的看法就是一個喜歡瞎BB亂C的西方喉舌。
西方之所以這樣做,有配合特朗普全面打擊、黑化伊朗的目的。特朗普正在醞釀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定義為恐怖組織,法國就馬上拿到了證據(jù),這特么的雙簧演的也太出神入化了吧?
為什么特朗普突然開始打擊伊朗?這一招叫做釜底抽薪。在敘利亞方向奧巴馬政府被普京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給玩的沒有脾氣,先手盡失,而特朗普接手后也很難扳回一局。伊朗又在敘利亞陳兵十萬威脅以色列,特朗普是以色列的鐵桿支持者,不惜為以色列開罪整個中東。
他全面在伊朗動手就是牽制、弱化伊朗,使伊朗自顧不暇,乖乖從敘利亞撤軍自保。在敘利亞戰(zhàn)場上,伊朗是俄羅斯的盟軍,敘利亞被俄羅斯占了先手,難以作為,通過主動出擊,敲打伊朗給俄羅斯臉色。
而且在伊朗議題上以禁核的國際共識來搶得先手,按兩強回避默契,俄羅斯不好強勢介入,如果能夠因此拿下伊朗,俄羅斯當前贏得的敘利亞這步棋將會失去意義。會成為被控制的伊朗和以色列夾擊下的餃子餡,坐困愁城。
所以從各種厲害關系分析,這件事更像是又一個俄羅斯間諜門事件的翻版,只不過抹黑對象從俄羅斯換成了伊朗。蘇聯(lián)解體后,西方情報機構目前沒事情做,盡干這些陰謀勾當,策劃烏龍事件。
我覺得好奇怪!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因為此事為伊朗叫冤,個個都突然成為了大偵探福爾摩斯了!新聞報道比利時官方聲稱有伊朗駐奧地利外交官涉案被捕,這怎么解釋?如果大家說其他的伊朗裔外國人分別在法國,比利時和德國被捕可以作為“陰謀論”看待,畢竟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正在歐洲訪問,此案的時機太巧合,伊朗不必要自己當自己的“擾屎棍”,在這個時期在魯哈尼身邊發(fā)動對海外反伊朗政府組織的炸彈“恐襲”。然而,有些事情是不能以常理來推斷的!比如說,伊朗政府就是想乘魯哈尼正在歐洲這個“良好時機”,對伊朗最大的海外反政府組織”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采取恐嚇行動,因為,這個時候采取行動,按常理不會被懷疑,不會被“惹禍上身”!看看這個“常理”多么奇妙?可以正反兩面都可運用呢!我們大家的大腦是大腦,別人伊朗領導人的大腦就不是大腦了?比利時政府官員和警方調(diào)查人員是胡說八道?我們大家還是不要太高估自己了吧?事情真相還沒有水落石出,就一窩蜂的奮不顧身的充當伊朗的“辯護律師”或"消防隊",這必要嗎?為什么不可以心平氣和的靜待調(diào)查結果?
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是美國目前極力支持的反伊朗政府的海外流亡組織,正在召開大會,特別是特朗普的律師,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正在代表特朗普參加該組織的大會。伊朗神權領袖一定非常不爽,在他們看來,伊朗內(nèi)外交困之時,絕對由不得這海外反政府組織“添亂”,必須教訓它們!他們或許認為選擇這個敏感時機做是最不容易會被具有“正常思維方式”的人懷疑的。也就是采取一種你“正?!蔽揖筒弧罢!?,我反其道而行之。這就是我們中國孫子兵法中的“將計就計”,不知道大家開始明白否?!
由此可見,無論是“陰謀論”或“反常理論”都有理由。無需過早下結論。不是嗎?
襲擊巴黎肯定不是伊朗指使的,這是美國及其盟友的栽贓。法國是伊朗極力拉攏的對象,伊朗巴結還來不及,怎么可能去襲擊巴黎。如果襲擊的是美國紐約倒是很有可能伊朗干的。
現(xiàn)在歐洲有三個陣營的工業(yè)強國,一個是英國,這是鐵桿挺美派,對伊朗沒有拉攏價值;德國則是美控派,雖然德國從本質(zhì)上不是挺美派的,但是由于美國在德國駐軍,這使得他們不得不遭遇美國的綁架,他們不可能違背幫助于伊朗的;只剩下法國,這個國家是歐洲相對于獨立主權的國家,他們雖然有時候也不得臣服美國淫威下,但是肯定是相對來說具備收買價值的。比如,現(xiàn)在伊朗國內(nèi)的很多工業(yè)生產(chǎn)線就是購買自于法國。假如伊朗斷了與法國的往來,那么歐洲就沒有人敢和伊朗往來了。
美國的栽贓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比如,敘利亞的白頭盔事件,這完全就是由美國所指使的對敘利亞政府的栽贓。再比如英國間諜事件,栽贓的對象變成了俄羅斯。假如這次栽贓成功,那直接斷了法國與伊朗的聯(lián)系,那么美國絕對大利,伊朗絕對血虧!
國際上沒有公正的法官與法庭。只能按照誰受益,誰受害。來進行推理!
在美國撕毀條約,對伊朗進行大力度的制裁。法國作為可團結的力量。伊朗顯然沒有必要支持對巴黎的恐怖襲擊!
按照利害關系推論,這顯然是敵視伊朗的力量所做出的事情。即使不是他們做出的事情。把帽子扣在伊朗頭上也是很正常的事!
伊朗油輪在沙特港口外遭受恐襲,泄露大量原油。伊朗和沙特會攜手應對環(huán)境危機嗎?
10月11日伊朗一艘游輪在據(jù)沙特西部吉達港97公里處爆炸。根據(jù)伊朗媒體最先報道稱,這艘船名為“Sinopa”號,不過后來證實這艘船為“Sabiti”號,其隸屬伊朗國家石油公司(HIOC)。目前該油輪的兩個儲油罐已經(jīng)損壞,并導致原油溢出,從最新的消息來看,漏油的情況已經(jīng)被控制,但是仍然造成了污染。那么污染的治理工作將會由誰承擔呢?
(事發(fā)區(qū)域)
由于船只爆發(fā)發(fā)生在紅海海域,而且從與吉達港97公里距離來看,該游輪應該行駛在紅海中心國際航道上,因為吉達該出海域的寬度不過190公里。由于沙特和對岸的蘇丹都簽署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其位于沙特的專屬經(jīng)濟區(qū)范圍內(nèi),所有污染的治理工作將會有沙特和蘇丹來承擔,具體將會有兩國協(xié)商決定。不過事件沙特主動承擔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畢竟財大氣粗,而且還是阿拉伯世界的領袖。若沙特承擔,那么其將根據(jù)該國《環(huán)境保護法》28條的規(guī)定,就事故污染問題追求責任方(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相關民事賠償。
(Sabiti號)
有關于爆炸的問題,現(xiàn)在眾說紛紜,而且伊朗方面給出的回應十分矛盾。伊朗媒體最初援引伊朗國家郵輪公司(HITC)公共關系部門的負責人薩希卜·薩德吉的話稱,這艘油輪是被兩枚導彈擊中的,而且導彈很有可能來自沙特。然而后來HITC方面否認了這一說法,并表示目前事件仍然在調(diào)查之中,油輪并未起火,運營方面說法明顯前后不一。伊朗官方在事件發(fā)生前后,并未將游輪爆炸漏油的責任歸咎給任何一方。這可能是迫使HITC改口的主要原因。
(當天油輪的視頻截圖)
很顯然伊朗并不想將事件影響擴大化,因為在沒有真憑實據(jù)的情況下稱油輪是遭到導彈襲擊無異于是在對沙特進行挑釁,而且會使得自身的處境更加艱難。眾所周知目前伊朗正在遭受美國的制裁,很難再進行石油貿(mào)易。而伊朗卻一直都需要向敘利亞提供石油補給,之前伊朗游輪格雷斯-1號被英屬直布羅陀扣押就是因為其涉嫌向敘利亞運送原油的原因。然而當遞交書面保證后,格雷斯-1號仍然將原有偷運到了敘利亞塔爾圖斯港。這次“Sabiti”號走紅海其目的地仍然可能是敘利亞,這艘船在發(fā)生爆炸時,并未有按照國際海事規(guī)范,開啟船只自動識別系統(tǒng)AIS。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偷運,不想太過招搖,讓人知道。生怕會遭到美國和沙特的攔截。
(沙特與伊朗角力)
那么這件事會有什么結果呢?結果可能是伊朗不得不被沙特好好宰一頓。由于在航線上出事,而且還是沙特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nèi),沙特可能會對船只進行強制扣留。這艘船將可能會遭到起訴,要負擔污染治理的相關費用。船只??亢途S修也需要交錢,而且錢絕對不會少。在今年4月伊朗游輪“Happiness-1”號,在吉達水域附近因為發(fā)動機出現(xiàn)故障,失去了控制,伊朗方面稱是船艙進水所致。船只不得不??考蟾圻M行修理,伊朗每天需要繳納20萬美元的相關費用,最后船修好后總共繳納了1000萬美元,才被放走。這樣一看沙特還真有可能是襲擊策劃者,其抓住伊朗的把柄進行敲詐,為上個月兩處石油設施遭襲討要損失費,而事件短期內(nèi)是不會得到妥善解決的。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伊朗發(fā)生恐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伊朗發(fā)生恐襲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